潮汕味道飄香海外 留住舌尖上的鄉愁
發布時間:
2024-07-29
一口家鄉味,幾許鄉思情。潮汕菜素來以食不厭精、佐料講究等特點風靡海內外,是潮汕文化的精粹表達,為潮汕地區構建了良好的對外形象,也是海內外潮人舌尖上的鄉愁記憶。近年來,搭乘著RCEP(即《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》)和預制菜東風,一批批潮汕特色美食品牌紛紛開拓國際市場,各式各樣的潮汕風味食品也走出了“國際范”。
一口家鄉味,幾許鄉思情。潮汕菜素來以食不厭精、佐料講究等特點風靡海內外,是潮汕文化的精粹表達,為潮汕地區構建了良好的對外形象,也是海內外潮人舌尖上的鄉愁記憶。近年來,搭乘著RCEP(即《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》)和預制菜東風,一批批潮汕特色美食品牌紛紛開拓國際市場,各式各樣的潮汕風味食品也走出了“國際范”。
而在潮汕味道飄香四海的背后,離不開海關部門的積極助力——汕頭海關通過落實促進外貿保穩提質系列措施,助力潮汕美食登上海外餐桌,讓獨特的“潮味”聯結起海內外潮人的共同記憶。
在潮汕人的宴席上有句俗語——“無鵝不成宴”。潮汕地區養殖的獅頭鵝被譽為“世界鵝王”,而以獅頭鵝鹵制為特色的鹵鵝美食正在成為潮汕文化的一個符號,作為各地潮菜餐桌上的經典頭盤大受海內外消費者喜愛。
在汕頭,獅頭鵝產區主要集中于澄海區。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積累,目前澄海區的獅頭鵝飼養量、種鵝存欄量、鵝苗生產量等在全國占很大優勢,是當地農業特色品牌、重要支柱產業和聯農帶農增收的優勢產業。
依托上述優勢,加之RCEP等各類政策不斷釋放紅利,汕頭目前已出臺了“加快推進獅頭鵝產業發展實施方案”,多舉措推動獅頭鵝產業高質量發展,布局打造百億元級畜禽產業集群。
其中,發展獅頭鵝預制菜便是一個重要內容。去年12月,汕頭澄海獅頭鵝預制菜順利實現首次出口,開始了大步邁向國際市場、“闖”世界的征程。
記者日前走進廣東熙望食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,陣陣鹵香撲鼻而來,一只只鹵水獅頭鵝油亮肥美。該公司主打的“物只鹵鵝預制菜”是以潮汕鹵鵝為主的預制菜品牌,鹵水鵝肝、特色鹵水鵝肉銷量火爆。
據悉,標準化、規范化、產業化加速了獅頭鵝鹵制產品加工,鹵鵝預制菜不僅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各地市民的餐桌上,而且借助豐富的華僑華人資源和緊密相連的海外市場,鹵鵝預制菜日益飄香全球。
“我們的鹵鵝預制菜產品深受海外僑胞、外國友人的喜愛,出口已經是常態業務了。”上述公司外貿出口業務經理楊卓麗說,澄海獅頭鵝“出海”成常態的背后,有著海關系列舉措的全程護航。
據介紹,為促成獅頭鵝順利出口實現零的突破,汕頭海關成立工作專班提前介入研究,為企業實行“點對點”服務,打通獅頭鵝出口全鏈條。同時,該關深入企業開展政策宣講,積極引導做好配套禽類養殖場、出口食品加工企業備案;發揮專業技術優勢,向企業詳細介紹鹵制獅頭鵝出口程序、要求以及國外相關禽類熟食的“準入”標準,精準指導鹵鵝食品出口企業建立對應質量體系,推動澄海獅頭鵝安全優質出口。
相關統計數據顯示,自首次出口以來,經汕頭海關檢驗合格,已經有1.2萬公斤鹵制獅頭鵝順利出口。
除了獅頭鵝特色鹵制品美食外,潮汕地區的海岸線綿長、水網密布,山地林立、陽光充足、雨水充沛,水產品、農產品、傳統食品、小吃等極具地域特色的產品豐富,且獨具風味,同樣深受海外市場歡迎。其中,連江瀕海、“耕三漁七”的汕頭市濠江區就是一個典型代表。
當前,汕頭濠江區正依托這些資源稟賦,緊緊抓住RCEP和預制菜東風,以打造粵東預制菜原材料采購中心、爭當廣東省預制菜國際交易中心、建設具有文化底蘊的潮汕預制菜產業集群為目標,通過發展海洋“藍色糧倉”、高標準建設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、建設“粵菜師傅+潮汕菜”新模式、打好“僑”名片等措施,全面推動聯農帶農,推進鄉村振興,努力把濠江打造成為潮汕預制菜發展先行區。
自今年1月以來,濠江區一批又一批的水產預制菜陸續出口至RCEP成員國。數據顯示,今年上半年,濠江主要水產企業出口至RCEP國家貿易額2654萬元。其中,作為濠江水產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牽頭實施主體的冠海水產,其水產品更是遠銷18個國家及地區,讓越來越多的海內外華僑華人品嘗到潮汕風味。
如何保障出口的預制菜風味,同時保障海內外市民舌尖上的安全?記者在采訪中獲悉,除了各生產企業的預制菜保鮮技術研發和攻關外,保障進出口順暢同樣十分重要。
對此,汕頭海關開展了“農食產品通關綠色行動”,設立進出口農食產品屬地查檢“綠色通道”,實行“5+2”全天候預約查檢預約通關,疊加優先查驗、快查快放等通關便利化措施,全力保障農食產品安全便利通關。
“生產好的牛肉丸在冷凍狀態下保質期只有7天,海關‘綠色通道’實現全程‘零延時’‘零滯留’,最大化保證了產品風味。”汕頭市澄海區潮實速凍食品廠經理張傳杰說。
據悉,今年以來,澄海海關深入汕頭市金平食品商會、潮汕各地企業開展調研29次,就擴大水產品、鹵制獅頭鵝、牛肉丸等特色農食產品出口,聽取企業發展訴求,解決急難愁盼問題26個。
臨近中秋佳節,應節食品月餅也迎來了生產加工和出口的旺季。在潮汕地區,一塊塊新鮮出爐、獨具潮汕風味的潮式月餅,更是把大街小巷的節慶氛圍渲染得日益濃厚。
潮式月餅,又稱“朥餅”,至今有300多年的歷史,是眾多潮汕家庭中秋節賞月品茗時的必備美食,也是許多潮汕兒女關于家鄉最美味的記憶之一。
“每逢佳節倍思親。我認為潮汕的朥餅別有風味,承載著鄉愁的味道。對于潮汕人來說,朥餅代表著對親戚朋友的牽掛,對傳統的傳承。”羊城晚報記者近日到汕頭西堤仁和餅家龍興門店走訪時,恰好遇到了前來采購的市民陳先生。陳先生告訴記者,他已經定居在廣州了,但每年中秋節都會回到汕頭,采購一些新鮮出爐的潮式月餅回去給廣州的朋友嘗嘗鮮。
西堤仁和餅家是汕頭的百年老字號,每年中秋節前夕,該商家生產的潮式月餅總是供不應求,許多訂單需要提前幾個月下訂,線下門店更是每天都圍滿了顧客。“從餡料到包裝外膜,我們都是純手工制作,堅持傳承百年老字號的手工技藝。”西堤仁和餅家龍興門店負責人鄧女士告訴記者,一塊潮式月餅出爐的背后總共要經過49道工序,其中關鍵的一步是開酥皮,酥皮易散,只有由師傅包上一層外膜,才能保證純正的口感。
在多年的傳承發展中,潮式月餅的文化味如今越來越濃郁了。“近年來,在堅守潮式月餅傳統技藝的同時,我們也推出了僑、潮等多個文化主題系列產品,從口味、包裝、銷售等,圍繞潮汕特色開發出多種品類。”廣東榮誠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維雄向記者介紹說,“萬千潮人,一半在國內、一半在海外,僑就是汕頭的特色,這幾年我們一直努力要打造一款僑主題產品,借由‘朥餅’這個載體講述潮汕的僑故事。”
日前,經汕頭海關所屬澄海海關檢驗檢疫合格,汕頭市蘇南糖果廠有限公司生產的670箱潮式月餅也順利出口新加坡。據悉,這是汕頭潮式月餅首次出口新加坡。
據介紹,潮汕地區是著名的僑鄉,隨著佳節臨近,海外市場對潮式月餅的需求日益增大。為保障潮式月餅順利“登”上海外餐桌,澄海海關主動靠前服務,收集梳理進口國食品法律法規及安全動態、貿易情況等風險信息,對月餅出口企業進行“一企一策”指導幫扶,開設“便企線上輔導”,及時解答企業疑難問題。同時,在源頭監督和日常管理上下功夫,加強對企業原輔料采購、食品添加劑使用、成品包裝
儲存等全過程日常監督管理,提高企業品控水平,確保符合進口國相關檢疫要求。
“在海關加強技術貿易指導和監管服務助力下,我們公司潮式月餅順利實現首次出口,我們對后續拓展訂單很有信心。”汕頭市蘇南糖果廠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永明說。
來源 | 羊城晚報·羊城派
相關新聞